(一)安裝方法
1、挖坑和打底
根據地形和甕型,在廁所外與室內放置便器相對應的位置挖一個2.1*1.1*1.7m的坑,坑底用50-100mm的混凝土(或者100mm的水泥預制板)做基礎。
2、甕體組裝
①粘連封閉膠帶:清理結合面,單面膠沿下甕體內沿粘連,首尾結合處重合粘連20mm,均勻按壓。
②甕體對接:上下甕體定位銷交錯接觸,外沿對齊。
③自攻絲連接:先用對角緊固連接,再依次連接,以上下甕體無縫隙為準。
3、過糞管安裝
①甕體開孔
開孔原則:前甕入口要高于前甕出口;前甕出口和后甕入口處于同一水平面。
開孔尺寸:以甕頂部為基準面,開孔中心和甕頂部基準面距離如下:
前甕排氣口(開孔Φ75 ):開孔中心距甕頂80mm 前甕入糞口(開孔Φ125):開孔中心距甕頂180mm
前甕出糞口(開孔Φ125):開孔中心距甕頂200mm 后甕入糞口(開孔Φ125):開孔中心距甕頂200mm
②安裝密封圈:平整好膠圈,前甕進糞口膠圈傾斜角度朝上,其它安裝與水平平齊。
③管道安裝:切割平口管長500mm作為雙甕之間水平插入,700mm管作為前甕過糞管垂直插入,從前甕的中下部通過管道連接到后甕的中上部(倒L型),使之真正起到通過中層過糞液的作用。
4、甕體安放及回填
①直接把前甕和后甕都放進挖好的坑內,甕體低于地面。在前甕和后甕之間或便器與前甕之間,壘廁所墻時,要防止壓壞過(進)糞管。
②回填前,應在前、后甕加水至過糞口,便于回填夯實。
③填土應分三次進行,每次回填三分之一。用半干半濕的細土(最好采用細沙)人工采用木夯等輕型夯實工具逐層對稱夯實,并且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“水夯”法。逐層回填,直至地面水平為止,防止甕體塌陷、傾斜。要注意緊貼甕壁的土壤要細碎,不得使用淤泥、垃圾、凍土和磚渣,確保甕壁周圍受力均勻,達到經久耐用。
④回填完畢后立即對甕體周圍做高于路面的混凝土層,面積要求大于開挖面積,若未及時硬化應使用大于開挖面積的防水材料封蓋(防止雨水倒流入甕和填土層塌陷)。
⑤施工完畢后抽出前、后甕內部水至1/3處(便于糞便的發酵,也防止甕體變形)。
5、排氣管的安裝
排氣管:φ75PVC管材,高于廁屋200-500mm,頂部安裝透氣帽,固定在墻壁或者其他建筑物上。

(二)特殊情況的處理
① 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應在甕體周圍填混凝土,以免擠壓甕體造成塌陷。
② 承重處理:當甕體埋在路面下方時,甕體要適當深埋,在甕蓋上方加承重蓋板。
二、便器的安裝
在室內用磚修筑一個放置蹲便器的口。安裝便盆時,左右要平行,縱向要前高后低(1-5°傾角)以保證便盆沖水后不留積水;蹲便器噴水嘴要對準便盆底部中心,坐便器噴水嘴出水角度為左下或右下50°,便于形成旋轉渦流。坐便器便盆后端與墻距離應在200-250mm之間,寒冷地區應在便盆外部加保溫層。將蹲便器周圍先用細沙搗實,再用20mm水泥砂漿找平。
三、節水型高壓水沖廁具的安裝方法
蓄水桶坑深寬尺寸要求,要根據具體桶體決定。蓄水桶坑底部夯實后,用1:3混凝土、厚度為50mm墊層,要求表面平整,這樣能避免蓄水桶下沉及各部件的損壞。
安裝蓄水桶出水管時,連接部件應緊固,防止出現滲漏水。必須保證出水管自然擺放,不然會造成阻力增加,出水量減少,影響該裝置正常使用的效果和壽命。
蓄水桶要放在便盆后側方,不要放在廁所門口附近,便于出入方便。
蓄水桶最高水位必須低于便器沖水口,出水管桶外暴露部分應盡量短,不能形成U形彎結構,這樣能保證管內水回落到桶內,有效預防水管冬天存水結冰。
回填土時,蓄水桶要先灌滿水,然后再填土夯實!